2008年12月14日星期日

20年后的同学“会”

大学毕业至今已20年了,当时中兴法商学院共有廿多位大馬僑生,这一次在馬六甲的相会来了一半的人,計有李飞翔符贻丽夫婦,赖明昌、张潻景、何秀美、林桂兰、傅小凤、郑素宝、丘雪莹及邓燕丽,当然还有我自己。每個人都在不同的领域打拼,久沒见面,当然很多可以聊,而且一聊就到半夜三点。(只可惜我抱恙,不能尽兴)

由於我在教育界服務,与华教有关的課题肯同也少不了。新院风波、英文教数理(还是有人重视英文多过华文,但不从育角度看問题)、政府強化国小(当然是由我提起)、华小校长抽佣及东马多所华小缺校长(沒人要当)、黃明志与中化的事件等問题,都成了大家关注的課题。

在談到黃明志的事件时,有人就說为何要发律師信,之前是否有沟通过?在我来看,这件事件对中化、黃明志,甚至华文教育的发展,都沒有好处;董事部如何与黃明志沟通,是最大的关鍵所在?这些老爺們会沟通嗎?还是因为我是董事,所以你要听我的?茖是如此,则只有“沟”而沒有”通”,若是摆起老板的脸孔(尤其是义务的),那就更不得了了。

終身学习,不是只有老師需要。华教工作者,也包括董事們,大家都要不断学习,讓自己更專業。义务受华社委託管理华教事業,絕不能有老板的心态,想当老板的,回到自己的公司去吧!你可以不必那么委曲接受这個委託的。新院风波的延燒,此为原因之一吧!

2008年12月11日星期四

告一段落

今年要上的三堂教育專業課程在馬来西亚教育硏究上完後終於告一段落了,意味着可先松一口气,虽然还有好一些的作业、报告要寫,但至少头脑不必再被不停的灌入一大堆的东西。有了年紀,精神、头脑的消化都不如年輕时,真的很吃力。

三堂課中,最享受的是教育心理学,当中有很多概念都有落实在我日常的教学中了,不过,溫故知心,还是有一些新的体会和刺激,当然也有接觸到部分新的东西。而教学原理与設計是第一次接觸,收穫当然很多。最后一堂課由三個老师负责,对馬来西亚的教育发展本就已有相当的认识,相对的是教师的專业部分有些思考和刺激。其实我常想,什麼叫專业?那些天天在讲的人自己真的很專业嗎?我国的情況真的值得斟酌,往往权利就等於專业;就如莫老說的:报告作出来的結果若不是上面要的,就要改成上面要的結果。有时候,上面也会請人另外做他們想要的結論,或者报告放一边,自己另行作結论。另有一些人则是选择性的採納他认同或寫出他心意的部分而已,这类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好了,接要来要为作业奮鬥了。

2008年12月6日星期六

意猶未盡

快樂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別快,这句話一点都沒錯。最喜歡、最享受的“教育心理学”上完了,我觉得意猶未盡。当然,收穫也是滿滿的,虽然很多观念我都知道而且都已落实了,但溫故知心还是很受用的,只可惜的是知行难合一,不是不要做到最好,而是沒有时間,这是最大的遺憾。

另外,令我很不舒服的是“有权”的领导人常把理论掛在嘴边(同理心、以身作则、專业),但从不见有行动,难怪有人說“权利就是真理”。

蔡老师說 : 需求是一切行动的关鍵,有需求才会有动机,这話一点都沒錯,为人父母者、搞教育的人,真的要明了这点,同时也要用心,否则也只是“知”而已。就以这次的課程来說吧,絕大多数的老师都想要充电,也享受当学生,但为什么許多人心里都很不爽呢?身为领导的人只要肯用点心,应該不难知道老师们的“需求”是什么。

上了两科,我很骄傲的說“我从头到尾都很專心,也很积极”,但也因为这样的要求自己,现在的我,真的好累。另外要說的是,如此密集的課,真的会消化不良,記憶也应該是短期的。(原本也要求自己“不落”一定要每天寫,可是最后还是做不到)

4-12-2008

2008年11月30日星期日

坚持,易与不易

要坚持一些东西,說起来真的是很容易,只要有心(有志者事竟成嘛!)应該都沒什么大問题,因为这些年下来,因为坚持,自己有些記錄还是保持得很好,如不迟到(19年,不曾迟到过),比起一些常掛在嘴边卻又沒有鏡子看自己的人,我更有资格讲。当然,有些事候想坚持,卻又是那么的不容易,尤其是常受到一些杜客观条件的影响,如寫不落格,要每天都寫,还真的是不容易,一来打字慢,....,总归一句話,就是时間不夠用,因为我不想为了寫而寫,那沒意义(这也是坚持),真的是要寫些自己的想法。

其实,上了几天的教育心理学下来,我更加的肯定我自己(在这里的19年里,一句辛苦了都沒有,連累都不能讲),因为老师讲的許多原则我都有做到,有些原则知道但做不到,因为真的沒有条件(时間)让我把他做好,这是我在兴华这十九年来的遺憾与不滿。或許自己太理想主义了(也許是天真吧!),真的有好一些不滿意的地方,尤其学校本該就是有希望可期待、可以讲真話、言行合一、.....的地方,但是,好多这里都沒有,有时不但沒有,还会被扭曲呢!

2008年11月28日星期五

第二科开始了

今天是第二学科的开始 ─ ─ 教育心理学,是我最有兴趣的一科;当然,教授的上課也沒令我失望,只是下午一开始是,突然学得好累好累,真的不是小伙子了,連續一周从早到晚的課,侭管只是坐着听,还是滿累人的。

“You can make it different,老师要告訴学生你的期待“,先約法三章,告訴学生課堂要求,課业规定,这些都是屬於教育措施(对教学有助益),听老师这么一說让我更肯定我一向来在开始上課前所花的时間是正确的。另外,我也同意老师說的“眼睛要照顧到所有的学生”,平时我就很注意这点,也有注意到常会站在某个固定位置,因此我都会在許可的情況下多走动。

老师也說过“在位的很多都是当年成绩很好及是受到老师足夠关爱的,所以现在才会当老师。”其实我是正好相反,在我上大学后,我常回想之前教过我的老师,有哪些是让我永銘於心的?而又有哪些是教書匠?后来我觉得絕大多数在我眼中都只稱得上是教書匠。而我最感謝的老师是高一时的国文老师 ─ ─ 徐秀冬老师,常听寫,还要鞭打(当时已大腹便便),所以一年下来后,高二时,我突然对国文有了兴趣,当时並不晓得为什么会突然有了兴趣(其实是懂的单字增加了,看得懂了。也因为会回看我的老师,常想如果当年我的老师可以怎样怎样,那該多好,因此,我也觉得我的学生也一定会这样,加上我当时並不是一个特出的学生,常被忽略。因而我和很多人当老师的原因是不同的。所以我才会向校长要求只让我教普通班,就因为了解学生,能同理学生,所以想做的真的很多,但在现有的客观条件下,我能做的真的太有限了。(沒时間呀沒时間………)

2008年11月26日星期三

第七天 ─ ─ 完成第一科了

很高兴,終于上完成第一科了,其实,当学生的感觉真的很棒,只可惜的是相关的人处理这課程的手法非常的不專业,让人觉得不被尊重及不舒服,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故,我是很同意同事提的“給別人評鑑的人自己不夠專业的話,那又如何?”,权利就是真理是存在现实中的,当它也是会令人不舒服及看不起的。

另外,看了老师们呈现的作品及提問,我想提一些意见。基本上教授是要我们以“系統模式”为蓝本,当她也說过,老师们必须以該科或相关单元的特性来作調整,即不是把該模式内的每个歩驟都照搬,有些可合而为一,有些则可不寫(若該项沒有),如此一来,就比較不会乱了。此外,对动作技能的定义,我发紞老师在作业大纲呈紞时所給的定义是狭义的,与她之前讲課时給的定义不同(較广),我认为应以广义的为主。

对高三毕业同学离校前給老师回饋,当然不能当評鑑,但卻可給老师参考。初中老师易被忘記是正常的,非班导师常被忘記,是正常的。但如果这么多学生,几年来都沒有学生記得我,那我真的該好好的检討。

最后,自己在这几天的上課表紞,我給自己99%(一向缺乏自信的我,难得会这么肯定自己的表紞)。我常告訴学生,要求自己,常在心中提醒自己上課要專心,上課不睡覺,是一定做得到的,而我自己証明是有效的,是可以做到的。

2008年11月25日星期二

和阎罗王打了个招呼

今早和同事用早餐时碰上了車祸,一声巨响后就到了我身后,幸好,平时都沒做亏心事。

上了六天的課,虽然都在趕鴨子,造成消化不良,其实还是有收穫的;上課的感觉真好(能坐在下面听課),这让我想起90年代时常有一些輔导工作坊,大概上三天的課,负擔較小,是滿享受的,而这六天,也挺累的(是老了嗎?)。

如今的社会很功利,但我常想,若做老师的或学校也和这社会一样,那我们又如何能期待未来的社会能有什么改革呢?所以,今天老师有提到有些即存的事实,即然不容易改変,就接受吧!(宿命?)我同样学得做为老师不应如此,否则我们能培养出怎样的人才呢?

至于上課眼神要顾及每个学生,我同意,如此学生不但会认为老师沒忽略他,也比較不敢睡觉。

最后,我想說的是“同理心”、“以身作则”很多人都会說,但知易行难啊!真正做到的有几人呢?

今天,在書局的一本書内看到一句話:权利买得到服从,但买不到尊敬。各位看官,你以为如何???

2008年11月24日星期一

第五天 ─ ─ 倒数計时

談到評量,我还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的每一分考卷,都一定会把容易的题目排在最前面,让学生拿到試卷的时候不致于一作答就失去信心。

談到評鑑,或許有一个问题是有必要思考的:那就是外行評内行(这是以前我曾听老师提过的),在我们談專业的时候,这也应該是很重要的。

每种东西或制度,都沒有絕对的利或弊,利益再大的制度,很大的程度上也须视有关的人员是以什么心态来評鑑,才能很好的彰显其好处。

2008年11月23日星期日

休息,因为还要走下去

硬撐了四天(上課竟然可以完全沒去会周公,yes!),最終还是不得不认輸 ─ ─ 病了,好久沒这么奢侈,九点不到就睡着了,今天早上起来还是不行,干脆給自己休假吧!到了晚上想想,不行,老师昨天留的三个问题,无论如何都該先回应吧?

第一个问题,科技的使用有改善学生的学习动机嗎?
第二个问题,科技的使用有帮助学生的学习过程嗎?
第三个问题,科技的使用有改善了教学效率嗎?

針对这三道问题,我同意老师說的,科技不是萬能的,而且老师的相当部分角色不是电脑可以取代的。在上这堂課前,其实有到書局找了本教学原理的書稍為翻了下,也思考了一下,知道了学生本身若能理解該学科与他的目标是有关連的,则他们会比較关心。因此,若老师能先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那么在設計教学計畫时將能更好的激起学生的习动机;当然,科技是可以发揮錦上溙花的作用的。对一些特殊的科目或个別单元,科技是有助於让学生更易理解及加深印象,甚至於方便学生复习。同样的,某些特殊的科目或单元也能夠节省时間,让上課更有时效。如此一来,或許能挪出一些时間让学生在課堂内完成作业以及給予必要与及时的指导,或多或少也可以解決部分作业缺交或迟交的问题。

总結說来,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凡事都有利弊,一切端视使用者的理解与心态,搞不好,未见其利先现其弊呢!

2008年11月21日星期五

精神奕奕的第三天

今天的討论让我想到好多好多,以下就一一列出吧!

1. 不敢管或罵学生的老师(不论是性格或任何原因),在我看来其課室管理一定有问题。这样的老师无论多么的有学问,都不可能确保他的知识可以不受干擾的送到学生的耳中,对有心向学的学生也不公平(会受干擾);但是他的教案可以寫得极为漂亮,在教学视察时是看不到问题的。 我认为这样的人比教書匠更不适合当老师。

2. 有些老师或沒具备教师專业资格,更不清楚哪一家、哪一派,但是在小組分享时卻可发现到各家各派的方法都用上了,这种情況能說这些老师不專业嗎?因为他们不是负责教授教学原理,只要能有效教学,就是个有效教师,搞不清楚何家何派,沒关系吧!更何況有些老师空有教学專业,但卻沒有职业道德,哪又有何用呢?

3. 要做一个成功、有高效率的老师除了該科的專业与热忱外,在吸引学生維持注意力、激发好奇心及引起动机方面,也是相当的关鍵,然而这卻是最不容易的部分。老师要一直有input (看者、找资料、共同备課、教学观摩、看电影、交流、旅行……等都有幫助),才有助於产生更多的灵感与创意,这些,絕对须要时間,甚至是錢。因此,我觉得老师长期以来面对超额的工作量与压力,已扼杀了老师们的灵感与创意的思考空間。(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个人背景所面对的程度是不同的----- 老师的起点行为?)

4. 对于这些问题,我认为不能太宿命,否则不会进歩或得到改进,面对问题可以有积极与消极的应对态度,去思考客观条件是真的不能改変了吗?或是有关方面並沒有誠意/积极解決?又如缺交作业的问题,談了这么多次,又有这么多很好的解決方案,为什么问题还是存在呢?关鍵是在哪几方面?学生?老师?校方?家长?社会?……

5. 过了三天了,一直以来缺乏自信的我,滿意自己的表现,上課精神比刚上大学时还“兴奮“,相信我一定可以坚持到結束。加油!

2008年11月20日星期四

精神奕奕的第二天

昨天累了一天,原以为会很好睡,沒想到凌晨四点就醒来,无论如何都很难入眠,滿脑子尽是接下来一项又一项的任务,压力好大啊!(牢騷归牢騷,或许寫出来也可以舒解一些压力吧!)

話說回来,还是滿佩服自己的,因为我今天还是一样可以打起十足的精神上課,甚至比昨天更“有勁”。今天的小組討论虽然沒昨天多,但我觉得收穫也很多,尤其是下午的分組討论(半好有我帶头),只是我还是擔心天天趕场的情況下这几天所上的内容很快又忘光了(因为一门接一门,要上四星期,真的不易消化)。

綜合这两天所上的内容,是很充實,对自己往后的教学肯定有提昇作用。我总觉得,教育面对的对象是人,而人的変化又是最大(或最多样)的,因此任何的理论或方法策略都不是絕对的,也不可能单一的应用,更不可能定出那一种理论要佔几巴仙,故我觉得只要能达致之前所定的目标,就是一个好的策略,更何況适合A的並不一定适合B。

另外,或許社会环境的发展不同(老师提到台灣已不怎麼談或要求老师的“德”了),但我強烈的不认同这点,說实在的,我觉得台灣在許多方面的发展是有些畸形的。社会风气之所以每况愈下,老师的社会地位江河日下,身为老师的是要负相当责任的。在这里,我们說成人成才,而不說成才成人,这是正确的,道德比学识重要太多了,因此,在我眼中,上課只教授知识給学生而从不着默于学生的做人处世及言談举止的老师,在我眼中,只能稱为教書匠,而不配稱为老师。

2008年11月19日星期三

像新鮮人 + 教育專业課程的第一天

自己的不落格,太有成就感了!(不好意思,我是电脑白痴,所以有这样的感受)。

第一天的課程上了下来,真的很累,一堆东西塞在脑中,完全沒有办法消化,太多太快了,相信很多人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周六才派完成绩冊,周日回娘家(太久沒回了),周一开始作部门内自己负责工作的总結与检討,其实还未做完,今天就开始上課了,心态都还沒調整,更別說休息了!因此,今天特地穿上大学时的班服,希望找回唸大学时的感觉,还好,狀況还不錯。

不过,課程真的太多太趕了,因此建议老师針对理论的部分,可以点到为止,多利用分組討论我觉得效果更佳。其实,針对各家的理论,我不觉得有哪一些是絕对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多样性的“人”,他们的特性也会受到环境的影響而変化,所以,经验还是重要的。

想到上完課后,要趕作业,回老家三、四天,就要回来准备开学的会议了。开完会,学期又开始了,.......